当前位置: 首页 >新闻资讯

新闻资讯

【音教小帖士】恪守宪法准则,赋能国家治理——共迎国家宪法日

来源:太阳成集团tyc9728 作者: 发布时间:2024-12-08 14:03:43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国家宪法日

弘扬宪法精神 维护国家象征

    2024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

 2024年全国宪法宣传周自12月1日开始至12月7日结束,主题为“大力弘扬宪法精神,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”。 全国开展了一系列活动,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牵头举办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有关活动;中央依法治国办、司法部、全国普法办等联合开展“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——2024年度法治人物”宣传活动;中央网信办集中开展“尊宪崇法”网络法治宣传及优秀案例推选活动等。


什么是宪法

图片

   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,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,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。它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,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,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。

国家宪法日的由来

    设立背景

    1982年12月4日,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。为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,弘扬宪法精神,加强宪法实施,全面推进依法治国,2014年11月1日,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。

图片

开展国家宪法日对民众的意义

    1.增强宪法意识

    通过参与国家宪法日的各类活动,民众能够深入学习宪法知识,了解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,从而增强自身的宪法意识,明白宪法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,进而在心中树立起对宪法的敬畏之情。


    2.保障公民权利

    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,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。国家宪法日的开展,使民众更加清晰地知晓自己所享有的权利,如平等权、人身自由权、受教育权等,当自身权利受到侵害时,能够依据宪法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
    3.促进社会和谐稳定

    在国家宪法日的宣传教育中,民众可以了解到宪法对于维护社会秩序、协调利益关系的重要性,进而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,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,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,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。

    4.推动法治社会建设

    国家宪法日的开展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,使民众逐渐养成遇事找法、解决问题靠法的习惯,积极参与到法治社会的建设中来,为全面依法治国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。

    5.凝聚社会共识 

    宪法是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纽带,通过开展国家宪法日活动,能够使民众在宪法的框架内,更好地理解和认同国家的发展目标、社会的价值取向,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,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团结和协作,共同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。

图片


图片

图片


    

    图文来源:太阳成集团tyc9728网络

    编辑:曾雅菲

    一审一校:赵海生

    二审二校:黄靖婷

    三审三校:黄广凤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